Article for See Health
趙女仕今年四十歲。近日她在進餐後出現上腹痛,往往持續數小時。她去看醫生,醫生給了她一些胃藥,但症狀沒有減退。她再接受專科醫生診治。醫生跟她作了胃鏡檢查,並沒有發現不正常。抽血化驗亦未有異常。醫生懷疑她患有膽石,但在體外超聲波(US)檢查上並沒見膽囊結石,膽管亦未見擴張。趙女仕症狀持續。隨後醫生再為她作磁力共振(MRCP)檢查,以求排除膽管結石(Bile duct stone) 病, 但檢查並未發現膽管有擴張或結石。 最後,因趙女仕症狀加劇,她被轉介作起聲波內視鏡(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 檢查。 在EUS診斷下, 發現趙女仕在總膽管未端有一3mm的結石。 經內視鏡膽管鏡 (ERCP)治療後,把結石取出,痛症再沒有出現。
膽管結石並不罕見。
在患有膽囊結石的病人中,約15%的人同時患有膽管結石。膽管結石的症狀主要為右上腹痛,但痛症可以廣及後背及上腹不同的地方。此外,還有機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當中包括急性胰腺炎及膽管炎等。病徵急性膽管炎的成因多由於膽石從膽囊中掉到膽管裡,造成閉塞,引致膽汁淤積,加上細菌感染而成。患上急性膽管炎的病人會出現黃疸、肝功能受損及發燒,如果不立時處理,病人會出現血壓低、休克等情況,死亡率極高。
現時用來診斷膽管結石的方法主要有US、電腦掃描(CT)、MRCP和ERCP等。US的好處是簡單、安全。但由於膽管旁的腸臟內的空氣會阻礙超聲波的掃描,故此準確度不高(少於60%)。至於CT,準確度較高,約有80%,但病人需接受幅射掃描及顯影劑注射,對於有黃疸的病人,其準確度會降低。如病人對顯影劑有過敏反應,亦不適合。至於MRCP的敏感度及準確度高達95%,但在某些情況下,如結石體積細小、膽管淤泥或膽管道沒有擴張時,MRCP的敏感度會下降至65%以下。至於ERCP因屬於侵入性的檢查方法,有機會引致嚴重的併發症,故此應只用作治療之用。
甚麼是EUS?至於EUS,因是以內視鏡的方式,將一枚高頻超聲探頭放於膽管旁作掃描,故此不受其他因素影響,準確度最高,誤診的機會最小。同時可以避免病人接受不必要的ERCP,減少併發症。最近中文大學的研究指出,對懷疑患有膽管閉塞的病人,使用EUS作檢查,診斷膽管石的準確度達100%;比較另一組未有接受EUS而直接接受ERCP檢查的病人,後者出現併發症及死亡率的機會較前者多一倍。 研究建議在懷疑患有膽管病的病人身上, 先使用 EUS作檢查,找出病因,再作適當治療。過往研究顯示,EUS十分安全,能夠深入胃及十二指腸內,可以對整個胰臟、膽囊、膽管、胃、食道旁等各組織作準確的檢查。在中文大學2002年的另一研究中,以EUS來為患有消化不良的病人作檢查,比單使用胃鏡及US檢查更能找出病因及改變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