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8

沈祖尧十二门徒(3)

主持∶十二门徒今日来到第三集,今集就请到肠胃及肝脏科专科医生李玉棠医生。我们之前亦有访问李医生几次,那时讲到一个仪器,叫做超声内视镜,一支镜放于胃内,利用超声波可以见到胃内的情况。因为鉴于李医生是肠胃及肝脏科专科医生,其实会用镜用得多,都想请你介绍下这个手段其实会否同沈祖尧教授他们的朋友或者师长大家都会切磋过?沈祖尧教授内镜概念我觉得好似不太深厚,会不会不是他的专长呢?是否也是启发一班门徒去研究发展呢?请李玉棠医生为我们介绍一下

李医生∶大家可能不知道,听起沈祖尧教授都会觉得肝脏又得,肠胃又得,其实我们现代肠胃学很多很多牵涉到我们做一些内视镜检查。大家听过最常见的是胃镜及肠镜检查,还有一些胆管内视镜检查专为胆管有结石的。另外再新一些内视镜检查包括了小肠内视镜,超声波内视镜,还有一种叫胶囊内视镜,这几种也是肠胃科医生要做的。大家都听到沈教授做了很多大肠癌,胃癌等宣传检查,但大家不知道每一年沈教授会环游世界出席不同的内视镜的会议和示范,差不多走了整个世界,全世界内视镜高手他是其中一员。

主持∶多谢李医生提醒我。有人说‘镜神’‘镜神’,其实在这个圈子里有很多都是镜神,他们可以用一支内视镜用到出神入化。其实大肠镜质地起码同大肠不排斥,但在于肠里面怎去移动前后左右,有否刺穿大肠等,那就是一种手艺了。

李医生∶我们每年在威尔斯医院都会有一个很大型,世界性的内视镜会议,其实我们每年会邀请全世界不同范畴专家。我们一来可以示范给本地医生,二来我们还可以从中偷师观摩一下,就会学懂很多。

主持∶刚刚提到李医生是十二门徒内负责内镜研究会较多,当初沈祖尧教授是怎样启发他们呢?大家都知内窥镜包括检查也好,做手术也好,都会有不同的牌子,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出产,不同的性质等等,究竟那款才适合医生使用呢?那款才适合亚洲人或是香港人用?应怎样决定呢?李玉棠医生是否也跟师傅一同走访过呢?

李医生∶刚刚也有提过,沈教授在全世界都做过很多workshop,他在外国做内视镜还要比香港的多。他每次于workshop内都会留意有没有一些新仪器或产品可以带回香港发展。如果我们到外国开会一定一齐约好到展览厅看看有没有新仪器可以引入香港发展,很多新仪器在香港威尔斯医院,中文大学率先使用。我们于1992年已引入全香港第一台的超声波内视镜仪器,近年我们还引入了黏膜下层剥离术的刀。所以像这些新仪器我们每年不断因应部门发展来使用及引入香港,将这些创新广泛带给全香港使用,亦到看到沈教授同其他Term Head的远见都很大很高。

主持∶李医生,大肠镜的设计甚至超声波内视镜的设计都是同日本医生有关,其实他们来到香港做一些workshop,会不会其实他们都是东洋武士刀?

李医生∶对了,他们每次到来的时候都很大规模,他们会带自己的护士,自己的仪器和自己的一套的附助工具来做workshop,不会使用本地,所以很精细很美。

主持∶其实内视镜的物质可以配合大肠内的皮肤去应用,里面有一个叫做视觉镜头,一个叫做照明的镜头,方便医生进行大肠内的探测,好明显成效是十分好。将美国大肠癌的数字拉到新低。其实都想刻划出几位或是沈教授对于肠镜的想法。大肠镜有几方面很重要,入的时候可以快,出的时候一定要慢,确定一定要望清楚。但原来还有两件事都很重要,一是事前准备,很多时为何大肠镜会做得不好,病人不依从事前准备的指引,事前准备对于做大肠镜检查时真的很重要吗?

李医生∶无错,病人的预备同医生做的时候要清洗这两部份都是很重要的。如果病人预备得不好,医生就算放了镜到大肠再清洗也清洗不到。但如果病人预备得好,就算只剩下少少黄色的水也可以清洗得到。最紧要就是当镜抽出来的时候检查是十分紧要的,我们知道当镜抽出得越快能望到 肉的机会越少,越抽得慢越找到 肉的数字就会越多,这个很多研究上都能见到。我想六至八分钟是最少的要求,当然用心的时候时间亦相对长些,但对病人来说得益就会高些。

主持∶我在想,其实最初的大肠镜检查纯粹做检查还是已经引入检查连手术仪器呢?

李医生∶我想其实一开始引入时已经有检查连切割仪器了,除非是很久很久的时代。所以大肠内视镜的好处是检查连同治疗于同一时间进行,而其他检查例如灌肠,电脑扫瞄检查只能够看无得做,效果没有大肠内视镜那么好。

主持∶对于切除 肉这件事,令我觉得在于肠胃及肝脏科医生是介乎于外科及内科。其实内科医生用药而外科医生就用手术刀,但在过程中他们又处于一个中间位置,他们照样处方药物,但对于施行一些手术的话他们也同样地做。像李玉棠医生,他做的可能是较大规模,可能将小小内视镜放进胃内再同时施用刀,你会否觉得自己介乎内科及外科中间的位置呢?

李医生∶其实现时新的医学发展真是将内科跟外科中间的两度闸变成共闸,成为内视镜科医生。内视镜科医生可以是肠胃及肝脏内科医生,亦有可能是消化外科医生,大家同样地使用内视镜做手术,而且越来越普遍,大家亦会共同分享用内视镜治疗的兴趣。早在中文大学成立时已经引入了这种文化,现时很多地方也采用内外科医生一齐互相合作的关系。就算中文大学开了一个叫做消化疾病研究所,主要目的是统合相关的专科医生,为同一目的 - 消化道疾病一同合作一同努力。

主持∶今日我们的题目是“内视镜”,我想提出一个极之严重的事,就是“刺穿”,无论是做胃镜,内窥镜或是肠镜,这是内科医生或是外科医生最不希望见到的,最极力避免的事。不过有数字统计,从大肠镜刺穿肠的数字低过0.5%。但大家亦不用害怕做大肠镜检查,虽然有机会但同亦有可能系医疗问题,又或是病人先天性大肠有问题之类,并不是单方面责任,但如何能避免呢?

李医生∶其实医生同病人的沟通很重要,在某一些情况之下我们会知道病人穿孔的风险较高时,像刚刚提及过如果比较扁平的 肉,很大的 肉,那时需要一些特殊仪器就像片皮般切除,这些也是穿孔的风险较高的。但当你做检查之前同病人讲解清楚会存在这些风险,而病人亦接受的话也不会责怪你,至少大家也有讲清楚先。还有,我们最近在浸会医院做过一些调查,穿孔的数字很低很低,一千人里都没有一个人有这种情况,所以大家亦不用担心。

主持∶其实作为一个肠胃及肝脏科专科医生,兴趣何在呢?是否有内科的快乐,又有外科的挑战双重享受?

李医生∶描述得非常之好,我们介乎于内科医生的细心加上外科医生的勇敢。

主持∶其实这方面沈祖尧教授有什么启发性呢?是关于作为一位肠胃及肝脏科专科医生?

李医生∶我想最重要就是“细心”同“关心”,细心关心都可以看清楚病人的需要,这是沈教授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事。

主持∶今日非常之多谢李医生。

http://programme.rthk.hk/channel/radio/programme.php?name=radio1/adwiser&d=2010-10-18&p=1147&e=119135&m=episode

 

 

Powered by ABCHK.com